2016-08-29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和练习十六
教材分析:
《标准(2011)版》中对扇形的要求是知道扇形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扇形,理解圆心角,感受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扇形,为后续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认识扇形,了解扇形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 :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
圆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圆心、半径、直径、圆的面积)
二、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出示第75页主题图)主题图上呈现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它们的名字。观察这些物体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像什么?
生:都像生活中用的扇子。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平面图形称为扇形。(教师板书课题:扇形),那什么是扇形呢?现在请大家自学教材 P75第一二段的内容,并在你认为重要的字词下面作好标记。(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一及自学内容和方法。)
[评析:学生在读出三种物体名称的同时,发现它们的名称中都有扇字,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像什么?最后引入问题:什么是扇形?这种引入的方式,把扇形这个数学名词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能很快接受扇形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1)认识弧
A、师:在圆上取两点,用字母A、B表示,A、B之间的这段彩色的线叫做什么?(课件演示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部分---图二)
生:叫做弧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有趣的拼搭2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至三单元教案5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教案
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学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 计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5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3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二、比一比(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 钟 表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比一比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至三单元教案3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
直线、射线、线段 教案
多姿多彩的图形教案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预案及教学实录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学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一年级(数一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位置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比一比1
整式的加减 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几和第几”教学设计及说明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