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收藏
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
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展开对平均数知识的学习。平均数是常用的统计量,本单元教学平均数,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学平均数的目的不限于求平均数,更在于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特征。平均数的概念和过去学习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作用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陆老师喜欢打篮球,最近小丁丁和小胖还约我进行了一场一分钟篮球挑战赛,想不想了解比赛的情况?
【讲授】新授首先出场的是小丁丁,他一分钟投中了5 个球,可是他对这一次的成绩似乎不满意,想再投两次,结果他后两次的投篮成绩也很有趣,(出示后两次的成绩还真巧,小丁丁3次都投中了5 个,现在看来,表示小丁丁一分钟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
师:为什么?生:他每次都投中5 来表示他一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师:说得有道理,那么小胖一分钟又会投中几个呢?我们看一看。
出示小胖三次的成绩(3 个),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巧一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可以用4 来表示,因为3、4、5 三个数,4 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她的成绩。
师:不过,小胖一定会想我毕竟还有一次投中5 个,一次比4个少一个,那么把5 里面多的1 个送给3,这样就都是4 个了。(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
《二次函数》课件ppt苏科版九年级下
7.2正弦、余弦(2)课件和学案(淮安市开明中学九年级下)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复习课课件ppt苏科版九年级下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课件(苏科版九年级下)
4.1.2圆的对称性(2)垂径定理的应用课件ppt
最大面积是多少(第1课时)二次函数的应用例(练习)题课件
6.3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苏科版九年级上
何时获得最大利润课件(苏科版九年级下)
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课件和学案(开明中学九年级下)
二次函数的应用(2)课件ppt高邮三垛初中武宁分校九年级下
二次函数的应用(1)利润问题课件ppt
二次函数的应用(2)面积问题课件ppt
4.4.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判定及性质定理课件
4.1.3圆的对称性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课件ppt
7.1正切课件和学案(淮安市开明中学九年级下)
7.5解直角三角形课件和学案(淮安市开明中学九年级下)
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课件和学案(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习题课课件(苏科版九年级下)
8.1货比三家课件和学案(靖江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
4.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2)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的图形与性质(第2课时)课件ppt苏科版九年级下
二次函数的应用(3)喷泉问题课件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表达式课件ppt
4.1.1圆的对称性(1)垂径定理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上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课件(苏科版九年级下)
苏科版九年级下8.1货比三家课件和学案
二次函数全章复习课件(苏科版九年级下)
4.4.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上
9.3保险公司怎样才能不亏本课件和学案
二次函数课件苏科版九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