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收藏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分数乘分数,重点是巩固和进化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达成以上的两个数学目标。对于今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得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引导学生通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二、以3/4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意义,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意义,最后在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是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三、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进一步达成以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积累知识。可以说整体教学的效果还好。
通过今天的课我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纵观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也有着不同的层次,例如上学期的分数乘法(一)和分数乘法(二)中是利用具体的实物图形,帮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本学期的分数乘分数中是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道理;接下来的分数乘法应用中,我们还将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的问题;使用的图形越来越简约体现了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一个过程。
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再从直观变为抽象,也就是要讲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是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结合,才能使他们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2014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五单元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3)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西师大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3)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上册知识点
2014年最新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学期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上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知识点:除法
2016三年级数学《减法》课后练习题:上学期
2014年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
2016年秋季三年级上册数学《加法》同步练习题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知识点2014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练习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西师大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201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