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收藏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内容不仅多并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
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对一个数乘分数的理解上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重要了。
数量关系的理解,要紧紧依托于图像的直观性,这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图形与数量的结 合。变抽象为直观,用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述,再逐步使学生脱离直观上升到抽象语句的规律性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方法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乘法来列式即可。同时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到了积小于被乘数的道理。下一步教学计算时更是要借助图示来帮助理解等于几的道理。用图形表征让学生充分观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这一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引导归纳得到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分子相乘做积的分子,分母相乘做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才比较简便。
分数乘法的应用,则要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量与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明确分数乘法的应用就是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拓展和深化。
数学的理解是离不开图形的辅助的。图形和数量是数学学习的一对相互依附的对象。 要学好数学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用一定的符号、图形来翻译抽象的数学内涵,变深邃为简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吧。
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能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教学,注重加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但也忽略了单位化聚的方法复习以及一些重点评讲。以后应从以下几点来加强日常教学。?
1、在教学中多进行题组训练,突破难点,让学生充分感知提炼方法。
2、教学中要注意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弄清以谁为标准, 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3、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4、加强单位化聚方法的复习,如? 时=( )分 吨=( )千克。
人教版一上《比多少》WORD教案2
人教版一上《0的认识》WORD表格教案
人教版一上《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WORD教案3
人教新课标六下《圆锥的体积》word教案3
人教新课标六下《圆锥的体积》word教案4
人教新课标六下《圆锥的体积》word教案2
人教版一上《6、7的认识》WORD教案1
人教版一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WORD教案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一上《10的认识》WORD教案
江苏太仓朱棣文小学一上《比长短》WORD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下《圆锥的体积》word教案5
人教版一上《1~5的认识与书写》WORD教案
人教版一上《0的认识》WORD教案2
人教新课标六下《复习圆柱与圆锥》word教案
灌云县鲁河中心小学一上《认识几和第几》WORD教案
人教版一上《6,7的组成和加减》WORD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下《比例尺的应用练习课》word教案
人教版一上《8和9的加减法》WORD教案
人教版一上《比长短》WORD教案1
人教版一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
人教版一上《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WORD教案1
人教版一上《6、7的认识》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一上《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WORD教案2
人教新课标六下《抽屉原理》word教案1
人教新课标六下《圆锥的认识》word教案1
人教新课标六下《抽屉原理》word教案2
人教版一上《几和几》WORD教案
人教版一上《比多少》WORD教案1
沪教版版一下《20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