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习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习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分米的认识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的乘法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及给商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
总复习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2
找规律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4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4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9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位数除商二位数4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分米的认识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做一做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位数除商二位数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8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练习1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练习9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