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调研测试题14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考试题
九年级数学投影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调研测试题13
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调研测试题17
九年级数学平行投影同步练习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同步检测试题9
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调研测试题2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专项练习1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同步检测试题10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专项练习3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各项系数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同步检测试题2
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调研测试题16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同步练习3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同步检测试题4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同步检测试题3
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调研测试题12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专项练习4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同步检测试题8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单元试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同步检测试题12
九年级数学投影与视图单元试题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专项练习5
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调研测试题15
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调研测试题3
九年级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同步练习5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达标测试题1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的性质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