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习估测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厘米,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感知1厘米大约有多长。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厘米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 铅笔 书本。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熊猫开店的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熊猫和小松鼠量得的结果不一样? 学生讨论,你能不能帮助一下他们?(感受到统一测量标准在解决时机生活问题中的重要性)
二、新授
(一)量一量
量数学书的一条边,那我们怎么办呢?(用尺子量)
(二)初步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学生说说你都认识尺子上的什么? 教师对学生不认识的加以讲解,引出长度单位:厘米。
2.用手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8厘米的长度。
3.在尺子上比一比,你手指的哪部分大约宽是1厘米。(小组同学互相量一量)
4.说一说:请你估计一下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5.1cm是1厘米。
(三)测量物体长度(小组)
1.任意拿出一根铅笔,你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小组同学互相估计一下)
2.用自己的尺子量一量铅笔的实际长度,并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小组同学一起操作)
3.想一想:你在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怎样测量?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
(一)填一填
(二)量一量,填一填:量自己手掌的宽,一叉的长,一只臂的长。(小组合作完成)
(三)估测: 请你想办法估计一下你的数学练习册的长和宽。你用什么办法估计的?(选择我们身上的测量工具)说说,请你再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他们之间的误差。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间量自己的课桌椅的长、宽、高。 回到家中测量自己家中电视的实际高度,并积累几种家电的实际长度或宽度。
课后反思:
教师利用故事引入学生的兴趣很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非常认真,在进行估测的时候学生能够借助身上的独有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感受到了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4.2证明(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反例与证明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5.2平行四边形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最简二次根式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6.1矩形(第一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1.3二次根式的运算(3)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1.3二次根式的运算(2)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课件浙教版
逆命题和逆定理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二次根式的性质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6.1矩形(第1课时)课件
《定义与命题》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平行四边形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二次根式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6.3正方形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1)公开课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件浙教版
逆命题和逆定理(2)课件ppt浙教版
5.1多边形(第一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课件浙教版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课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二次根式》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第四章命题与证明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4中心对称(校级公开课)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反证法》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3.1频数与频率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课件ppt
6.2菱形(1)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