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5
收藏
教材说明:
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还可让学生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节约用水活动由四个部分组成。
1.收集信息。
通过黑板报的形式给出地球水资源的一些统计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匮乏,帮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1)观察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实际调查一下学校或家里漏水水龙头的数量。(2)选择其中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测量出它一定时间漏水的量。(3)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节约用水的资料。
2.分析数据。
小组同学合作对收集到的一定时间水龙头漏水的量进行测量分析,计算出水龙头每分钟漏水的速度。然后,对各组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针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小组讨论,收集到的水龙头漏水速度不一样,怎样表示全班同学调查到的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
3.解决问题。
在上述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解决教材75页中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对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一个客观而量化地认识。
4.提出方案。
对课前收集的节约用水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提出具体的节约用水的方案,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本综合应用需要教师提前以黑板报或课前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的情况进行了解,让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的匮乏有较为深刻地认识,激发他们对生活中浪费水的数量进行考察的兴趣。
3.教师需要提前安排学生选择一个漏水水龙头,收集其一定时间内漏水的数量。提醒学生选择盛水容器时,应该尽量选用不仅能方便大家观察所盛的水量,还要便于测量容积的容器。
4.课堂上,可先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并展示收集到的漏水水龙头一定时间的漏水量。然后小组合作,运用已经学习的测量等相关知识计算出漏水水龙头每分钟的漏水量,并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测量的方法、过程以及结果。在学生汇报后,老师可通过提问:我们班调查到的水龙头漏水速度是多少呢?引起学生的思考收集到的水龙头漏水速度不一样,那么怎样表示全班的调查结果更有代表性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选择恰当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解决75页第1题。
浙教版八年级下2.1二次根式的性质(2)[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5.4中心对称复习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3.2频数分布直方图课件
浙教版初二下5.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课件
浙教版八下4.2证明2课件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吉林、黑龙江、广西)
浙教版八年级下5.7逆命题、逆定理(1)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1.1二次根式
《等腰三角形》课件二
浙教版八下4.3反例与证明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4.4反证法课件2个
浙教版八年级下5.2平行四边形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4.2证明⑴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4.3反例与证明课件
浙教版八下4.1定义与命题1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1.2二次根式的性质(2)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5.1多边形(1)课件PPT
浙教版八年级下5.6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6相似多边形课件+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4章命题与证明全章课件及教案
浙教版温州地区八年级下数学5.4中心对称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1.1二次根式[课件]
浙教版八年下4.3反例与证明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1二次根式
浙教版八年级下1.2二次根式的性质1
浙教版八年级下1.3二次根式的运算(1)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二次函数单元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浙教版八下1.1二次根式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4.1定义与命题课件
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单元复习课件(共20张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