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目标解析:
创设跷跷板乐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在算法的比较中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在练习的设计中注意层次性,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
2010届高三数学古典概型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的应用2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应用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概念
2010届高三数学等差数列
2010届高三数学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的应用
2010届高三数学直线与平面垂直
2010届高三数学命题的四种形式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的应用4
2010届高三数学等比数列
2010届高三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
2010届高三数学指数与指数函数
2010届高三数学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的应用1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及其应用
2010届高三数学平面共线向量的应用
2010届高三数学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的应用3
2010届高三数学导数的运算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单调性1
2010届高三数学函数的图象
2010届高三数学数列求和
2010届高三数学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010届高三数学圆的方程
2010届高三数学排列与组合
2010届高三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
2010届高三数学对数与对数函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