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收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学习与训练中熟记6~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进行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计算,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向学生进行认真学习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除法的意义。
教学具:投影片 教。
教学过程:
二、新课。
1.出示例1。
(1)指名读题
(2)怎样列式? 639=( )(页)
(3)你是怎样想商的,先想哪道乘法算式?(9( )=63)
(4)用哪一句口诀?
(5)商几?
(6)完整叙述求商过程。
2.出示例2。
(1)指名读题。
(2)怎样列式。 488=( )(串) 48除以8商几?怎么想?
(3)试着在本上做。要画出思维线。
(4)人到黑板画思维线,说思考过程。
(5)同桌互相说一说。
(6)要穿9串,72个红果够吗?你是怎样想的?
二、练一练。
1.计算。
61=
568=
497=
639=
546=
77=
81=
819=
306=
637=
459=
728=
(1)说一说怎么想?用哪句口诀?商几?
(2)做在书上。
2.填空。
364=( )
546=( )
486=( )
728=( )
(1)独立做。
(2)订正。
(3)说说怎么想?用哪一句口诀?商几?
3.看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六八四十八
四九三十六
七九六十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乘、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并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向学生进行认真学习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除法的意义。
教学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出示例1。
(1)24=8 乘法可以用竖式计算
2 因数
4 因数
8 积
(2)78=56
7
8
56
2.出示例2。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8=
567=
729=
(2)在 □ 里填上或=。
366□30
287□41
5+8□58
11□0
639□182
88□11
(3)有54棵白菜,9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几棵?
□○□=□(棵)
答:平均每天吃□棵。
(4)园林工人要在广场上摆6行菊花,每行7盆。一共要摆多少盆?已经摆好了23盆,还要摆多少盆?
2011年山东威海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广西南宁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浙江衢州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山东济宁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贵州贵阳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四川巴中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黑龙江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黑龙江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浙江杭州中考数学答案
2011年浙江台州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海南中考数学试题
2011浙江衢州中考数学试题
2011山东菏泽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山东烟台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天津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山东烟台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天津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云南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吉林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江西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浙江丽水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浙江湖州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山东滨州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辽宁大连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浙江杭州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广西南宁中考数学试题
2011年江苏南京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海南中考数学试题答案
2011年云南中考数学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