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4
收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基础上,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2.在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横、纵坐标及小折线)的基础上,能根据数据补充完整折线统计图,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对数据进行分析,能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合理判断、推测,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运用迁移方法,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并认识其特点。
2.在参与观察、比较、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统计图。
3.在经历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合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统计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验统计的现实意义。
2.在探究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的过程中,体会比较的相对性,事物的辩证性。让学生获得探究的成功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3.在分析数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在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横、纵坐标及小折线)的基础上,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根据数据补充完整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1.在结合实际问题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合理判断、推测。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共有2个例题,1个练习,用4课时完成。
新旧知识的衔接:
(1)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分布情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建立了统计的观念。
本单元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编写特点
1.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意义。
本单元精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教材在安排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断。如练习十九中的第4题。
教与学的建议
在这一单元学习中学生将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对事物的发展走向进行合理的推测。进一步体验和感受统计的意义。
08届高中毕业生理科数学二月调研测试
08高考理科数学调研考试试题
08高考理科数学应用性问题复习
08高考理科数学极限与导数复习
高考模拟试题精选5
08高考理科数学解析几何题型与方法
08高考理科数学三角函数练习卷
08高考文科数学解析几何题型与方法
08届高三理科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08高考文科数学第五次月考试卷
08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08高考文科数学应用性问题复习
08届高中毕业班理科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
08高考理科数学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试卷
08届高中毕业生文科数学二月调研测试
08高考文科数学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试卷
08届高中毕业班文科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
08届高三理科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
高考模拟试题精选4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解答题选编
08高考文科数学第五次月考试题
08高考理科数学2月模拟考试试题
高考数学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练习
08高考理科数学函数复习训练
08高考理科数学湛江市第四次月考试题
高考数学试题精选1
08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08高考理科数学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检测题
08高考理科数学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
08高考理科数学第二轮复习综合测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