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活动、观察、探究、了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正方形纸片若干、学生准备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从中找出平面图形。
观察屏幕上这些熟悉的物体,你发现了哪些图形?
学生预设:长方形、正方形。
观察的很仔细,数学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去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探究新知识
1、分组合作,探究特征
(1)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猜想: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
师:大家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共同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一下。
2、探究特征
(一)长方形的特征
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大家的桌子上有长方形纸片、直尺和三角尺。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给你提供的学具材料,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找出长方形的特征。提示一点,可以从边和角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学生分组实验,全班交流)
1、学生展示:量一量的方法
2、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证明?(折一折)
3、认识长方形的对边
刚刚大家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下两条长边是相对的,左右两条短边也是相对的,我们给相对的两条边起名叫对边。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
4、认识长和宽
我们把长方形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做宽。(板书)
5、研究角的特点
4个角都是直角
小组合作利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研究长方形角的特点。
通过2次对折,只需量一次就能证明4个角都是直角。
6、总结长方形角的特点
(二)正方形的特征
1、小组合作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每个组把正方形纸片找出来,借助老师提供的直尺和三角尺,一起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交流)
师:我们给组成正方形的四条线段起了个名字叫做边。
2、总结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课件)
3、比较特征
师:仔细观察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他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有想法了吗?同桌二人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长方形的长慢慢缩短,长和宽一样,变成正方形。我们可以说正方形就是特殊的长方形。
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三、解决问题
(1)判断
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
(2)要在信封里放一张纸,它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猜猜是什么形状的纸(课件显示)
(3)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格数相同,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吗?(提供方格纸)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年级数学带分数乘法
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2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自主学习
六年级数学整数乘以分数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练习四第一课时教案
六年级数学整除的数的特征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练习四第二课时教案
六年级数学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六年级数学带分数除法
六年级数学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
六年级数学梯形面积教案
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1
六年级数学感受百分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和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教案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
六年级数学用不同的知识解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比例3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练习二教案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目录
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
六年级数学圆柱、圆锥和球
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与巩固
六年级数学学校操场上的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