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此课之前,学生们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并初步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目的是让学生们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上我主要分以下几步骤进行教学:
一、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学习兴趣。
我首先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哪个周长短一些,为了验证学生们的猜测,引出学生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导入的两个长方形周长大小差异明显,没有很好的达到激发兴趣的效果。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在学生交流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几种方法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区分两组长和宽的颜色来帮助学生理解。由长方形的长逐渐变短,变到正方形。自然的引导学生们探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性语言过多,总结性的语言不精准,知识性的总结没有做到最贴切,而且过于重复学生们的回答,导致用时较长,延误了后面的教学设计。学生们自主交流时间还不够充分,交流不彻底。
三、练习的设计
我设计了四种题型。抢答、口算、选择、解决问题。但由于时间关系只完成了两道题。这是教师教学时间把握的失控,还有习题不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没有循序渐进。
整节课上下来,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对于教材的钻研不够透彻,二是教学用语不规范,三是教学组织方法不当,四是练习没有达到巩固的实处,只注重了结果没有问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修炼自己的语言,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多动脑思考。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6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人教版)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北师版)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试题(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老师小论文 对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2016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新北师版)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6年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人教版)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济南市质监测试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6下学期初二数学试卷下载
2016年下学期高二数学试卷分析(期中考试)
2016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新北师大版)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精编)
2016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练习
2016年下册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分析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新北师版)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五四制)
2016年高二数学试卷分析下册期中考试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青岛版)
2016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大树有多高》教学反思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