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收藏
四(下)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1单元 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P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计算。
例如:98-46+25 6398
= =
= =
P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
例如:36+644
=
=
P11: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
例如:100(4+21)
=
=
2、P12: 、 、 和 统称四则运算。
3、P1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一个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第3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
运算定律 公式 举例 算式特点
P28::加法交换律 a+b=b+a 34+89+66=34+66+89
26+47-6=26-6+47 1、只有加法,减法。
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号一起交换。
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P29:加法结合律
a+b+c=a+(b+c)
88+104+96=88+(104+96)
79+26-9=26+(79-9)
P34:乘法交换律 a b=b a 45825=42558 1、只有乘法。
2、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3、注意找好朋友:
25=10
425=100
8125=1000
P35:乘法结合律
abc
=a(bc)
125678=67(1258)
P36:乘法分配律 拆:(a+b)c
=ac+bc
合:ab+ac
=a(b+c) 25(200+4)=25200+254
265105-2655=265(105-5) 1、有乘法和加法;或者有乘法和减法。
2、拆的时候,是将括号外面的数分给括号里面的两个数。
3、合的时候,是提取相同的因数,将不同的因数相加或相减。
特别注意: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区别
例如:125(820) 125(8+20)
= =
= =
= =
2、运算性质
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公式:a-b-c=a-(b+c)
举例:128-57-43=128-(57+43)
记忆:减变,加不变
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公式:abc=a(bc)
举例:20001258=2000(1258)
记忆:除变,乘不变
3、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再简便计算。
例如:72125 2399
=(98)125 =23(100-1)
=9(8125) =23100-231
=91000 =2300-23
=9000 =2277
第6单元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方法
① 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 要对齐。
② 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③不够位时,用0占位。
例如:8-2.49
2、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小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一样。
小数的简便计算与整数的简便计算一样,都是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4单元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1、小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一份占其中的 , , 、、、
P51: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P52:小数由 、 和 组成。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计数单位
整数部分的最低数位是 ,小数部分的最高数位是 。
2.309 ,2在 位,表示 个 ,3在 位,表示 个 ,
9在 位,表示 个 。
3、P53:小数的读写
① 先读(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
②再读(写)小数点
③最后读(写)小数部分,依次读(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注意: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要读几个零,小数末尾的0也要读出。
例如:20.040 读作: ,四百零七点零七 写作: 。
4、P58:小数的性质: 。
5、P60:小数的大小比较
①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②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③如果十分位还相同,再看百分位,直到比较出两个小数的大小为止。。。
注意:数位不够,用0占位。
例如:8.11 ○ 8.101
6、P6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大小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 到原来的 倍,也就是 ,
例如:
7、P68:名数的改写 (单位换算+题组练习)
8、P7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
求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类似,都是用 法。
例如:8.392 (精确到百分位)
P74: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①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②在万(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亿)字,求出精确数。
③再按要求求出近似数。最后注意带上单位。
例如:保留一位小数:6 4850 0000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笔算乘法第8课时习题课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笔算乘法第4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第2课时百分数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笔算乘法第7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时、分、秒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与评价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测量第1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数与形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笔算乘法第2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5倍的认识第3课时倍的认识(三)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减法第2课时减法(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测量第6课时吨的认识(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与评价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第1课时分数乘、除法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减法第4课时减法(四)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减法第3课时减法(三)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与评价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测量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测量第5课时吨的认识(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与评价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加减法估算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法的笔算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与评价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5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认识(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测量第2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加法第2课时加法(二)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减法第1课时减法(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测量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一)同步精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同步精练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