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收藏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逐步形成估算的能力,发展估计的意识。
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并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质量的一些方法,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千克;第二段,认识克,进一步掌握一些秤物体轻重的方法,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为了加深学生对千克和克的认识,体验千克和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材在上述两段教学内容之后,还分别安排了练习四和实践活动《称一称》,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并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单元基础知识:
在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千克和克这两个单位,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哪些知识作基础:
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建立质量的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质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打下基础。
单元知识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单元知识难点:
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换算;逐步形成估算的能力,发展估计的意识。
知识点分解及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了解有关物重的一般性知识。
千克和克都是计量物重的单位。教学千克和克必然涉及什么是物重、怎样计量物重、有哪些工具一般性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经验里都有,只要想办法把它们提取出来。第29页呈现两袋大小差不多、轻重差许多的食品,问哪一袋重些?引导学生感受有的物体重些、有的物体轻些,各个物体都有它的物重。回忆物重是可以比较的,还可以用秤称。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秤,用于测量不同物体有多重。
初一数学:学好初中数学要注意五点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做题无忧
数学教案-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新初一必看:学习数学的五个步骤
2012~2013学年度新版北师大数学初一年级模拟试题1
2012年七年级数学期末冲刺试卷A2
初一数学:怎样才能打好数学基础
新初一必看:教你三招搞定数学
2012年七年级数学期末冲刺试卷A1
初一上册数学你该怎么学??
2012
初一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知识点
2012年阜宁初一年级学情调研数学试题
初一数学:为何数学两级分化如此严重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初步知识
初一数学:初一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学好数学很简单
2012年初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新初一必看: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第一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新初一必看:如何做数学课堂笔记
初中数学:暑期学习计划和安排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初一数学:学习数学常见的四种病症
2009
2012年七年级数学期末冲刺卷C1
初一数学:帮助记忆 学好数学的六个窍门
初一数学:数学复习的四点建议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