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一共有多少天》是第八单元的第二节课,是在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通过“一共有多少天”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巩固编制口诀的方法,体会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本节课尝试着改进在亮相课《儿童乐园》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组在试讲之前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教研,在两位老师的帮助下,这节课明显比上节课有了很大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了让数学走进生活,引入了文学作品和古诗文,在习题的呈现方式中我们也引入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拟人化的小人物,将习题用“故事串”串起来。改进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强,改进后,学生做题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们能将自己设计成到为故事中的某一个角色,报着必胜的信念来完成每一道题目,进而提高了做题速度和兴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但是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但是再次试讲后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平时已经带领学生背诵过乘法口诀,认为学生对口诀已经掌握的很熟练,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进行识记,没有照顾到个别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改进策略:经过研讨后我们准备设计一个“对口令”或者“拍手”的游戏环节来帮助学生尽快地记住口诀。本节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组还要不断地进行研磨。
《认识整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金色的秋天——用数学”教学设计
“加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逆向求和》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用频率估计概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1~5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准备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
让学生在玩中放飞思维,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分类》教学案例与评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创设生动教学情景焕发数学课堂魅力 ──“0的认识”案例及反思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用数学”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准备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7课时)
《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
《搭一搭》教学设计
《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与评析
《减法》教学设计
《8 、7 、6加几练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