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既是学生学习测量长度的开始,也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同时它能为后面学习用米作单位量长度做好准备。因此,它的基础性、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节课的重难点都是让学生会用直尺正确的测量出物体的长度,使学生认识到测量长度需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学会用直尺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并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的习惯。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侧重于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操作等实践活动,借助直尺对测量方法进行交流。
成功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谈话引入、探索新知、实践体验、巩固练习、全课小结等几个有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全课主要由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感知1厘米、认识几厘米等几个环节展开,我根据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特点,设计了找一找、比一比、记一记、说一说等活动,找一找,即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的长度;比一比,即用手指比出1厘米长度; 记一记,即闭上眼睛记一记1厘米的长度;说一说,即说一说生活中的1厘米。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学会运用。
不足之处:
1、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耽误了部分上课的时间,导致最后的练习没有处理完整,匆忙结束。
2、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课还要备学生,还没有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3、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够丰富多彩,组织教学需要加强。
4、数学的生活化体现不够,学生兴趣不高,这点有待加强。
5、在教学中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知识点
高中数学教育游戏教学法运用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月考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实数的性质
公开课《复习数字6》教学反思
初一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截一个几何体知识点
小学数学老师听汇报有感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工作反思 一句话一引起我的思考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公开课教案(精华)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2、3、4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设计
观课总结 课例《圆的初步认识》的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反思 为什么小学生不能麻溜的完成作业
一年级数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质量分析
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找规律》感想
观刘老师《解决问题》课例反思
建构自我学科思维品质培养--观数学思维品质培养汇报课有感
听《解比例》课反思
六年级数学老师工作心得 借助得寸进尺效应转化后进生
2017-2018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观察物体知识点
小学数学老师工作随笔 一次测评引发的思考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常用计算公式
中考数学备考:中考数学做题技巧及方法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教学心得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观课反思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之汇报课观后感
2017至2018学年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中考命题老师指点:中考数学的备考要点有哪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