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收藏
《3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采用复习5和2的乘法口诀导入,然后通过三轮车为话题,吸引孩子的兴趣,导入新课。运用课本上的插图先让学生观察三轮车轮子的个数, 然后自己动手用小棒代替轮子摆 三角形,填写表格。引导学生怎样得出几辆三轮车有多少个轮子的算法,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观察乘法算式带动学生回忆5、2的乘法口诀 编写过程,诱导学生自己动手编写3的乘法口诀。最后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寻求最合适的记忆口诀的方法。课堂作业设计我采取对口令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不足之处:
1、板书比较凌乱,注意书写及排版的练习。
2、整堂课没有起伏和落差,调控整堂课的节奏达到节奏和谐、 张弛有度, 既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做到愉快地教, 快乐地学。
3、文本教学把握不到位,注重文本教学,不能脱离文本,适时 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并结合文本抛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4、课题导入不够明确直观,每节课的课题是标志,导入时一定 要明确直观,做到因势利导,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过度。
成功之处:
课前备课认真、准备充分;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积极;成功 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目标;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 炼,小组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显著发扬;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开心。
自我认定:
1、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认真备课,准备充分,刻苦钻研, 积极探索教学之路 。做到终身学习,因为终点在前方,而我只是奔 跑在路上。
2、学习教学经验,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全方位锻炼自我、展 示自我,战胜自我。达到不断的反思,加之日积月累的经验,令自我 不断成长。
3、提高自我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自我的深度思考,深思而自 省,谋定而后动;调整自身的心态,平和而阳光,平静而淡定;锻炼自我的操作策略,幽默而不失率真,真诚而不失有为。
4、正确定位自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 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而耕耘奋斗,实现自我价值。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的换算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自评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自测题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称一称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2数轴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4整式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2有理数的减法(一)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自评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5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1有理数的加法(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1用字母表示数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1平方根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千克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克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代数式的值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4有理数的除法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五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实数的运算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四同步练习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3绝对值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3立方根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实数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5有理数的乘方(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2等式的基本性质课时特训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同步练习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