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收藏
成功之处:
本课时的内容5的乘法口诀。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很有价值,用途广泛的数,并且顺次相加的和也很有特点,并且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所以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易凸现归纳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易于理解,这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基础。
学生对口诀的编写特别顺利,根本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像二五得一十、二五得十、五二得十等。虽然这些问题都无关紧要,但重要的是体现了学生的探究过程。我想可能是前面我编写了一个,又引导学生试编了一个的原因,学生顺着迁移了下来。因为学生没有生成问题,所以我也就对乘法口诀强调得不多。只有课堂问题暴露得越多,学生才能追根求源,探究得越深。由于学生没人说出五二得十这样的口诀,我才没有点拨出这个规律:口诀的编写一般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看来,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才好。
不足之处:
1、实际上课的效果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口算题我是一道一道出示的,一上课我先出示了一道连加口算题,然后我脱口而出得数,问学生对吗,学生在那儿算了好大一会儿还是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统一结果后,我又采用这样的形式出了2道口算题,自我感觉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
2、我仅仅思考让学生直观地用小手来观察进行合作,考虑面太狭隘了。以后一定要考虑周全,小组合作什么时候用最好?怎样来用最佳?
3、学生只说出了两个规律,我就匆匆结束。我想当学生发现的规律不完整,达不到我们的预设目标时,做为教师我们是否及时调整思路,问题的指向再明确一点。
4、对于口诀的后续运用我深有感触,表内除法,多位数乘法,除法中的试商,约分,通分等等。如果学生对口诀掌握不熟练,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麻烦,可能会造成一些学困生。但我发觉虽然进行了四关练习,但学生对于口诀的掌握还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更达不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应该再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诀方面的练习。
5、我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同学仍然在用加法计算,于是我不耐烦地一遍遍提醒他们:用加法很麻烦,要用乘法来算。好像觉得学到现在为止学生就不能再出现问题了。实际上,练习环节就是要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不要害怕出问题,有学生用加法,有学生乘法,我们可等待学生做完之后,让两种方法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到乘法的简便,加法的麻烦,所以老师要有耐心。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6)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9)
高三数学知识点:试题面貌新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22)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10)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11)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4)
高三数学知识点:考生反映过难
高三数学知识点:压轴题体现开放性思维
高三数学知识点:注重基础突出方法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3)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20)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18)
高三数学知识点:名师解析2011北京试卷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14)
高三数学知识点:2011高考压轴题
高三数学知识点:命题预测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12)
高三数学知识点:学科复习建议
高三数学知识点:2011年安徽试题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25)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24)
高三数学知识点:整体稳定 难度略有下降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19)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21)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7)
高三数学知识点:新课改新知识需重点关注
高三数学知识点:生物可能稍难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17)
高三数学知识点:常用公式(16)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