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收藏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因为我知道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1个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个人有2只手,2只手一上共有10个手指2个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猜卡片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弱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口诀、熟练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口诀的时候,对口诀的理解很好,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进行区别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常把算式说成口诀。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不足之处:
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让学生说说用哪句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多练,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精神不够集中。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册)知识点习题精讲 1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六讲 找简单数列的规律 习题
三年级奥数(下)第二讲 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谈起
三年级奥数(下)第一讲 从数表中找规律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十五讲 综合练习题解答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三讲 上楼梯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十讲 数字迷(二)
三年级奥数(下)第三讲 多笔画及应用问题 习题解答
三年级奥数(下)第一讲 从数表中找规律 习题解答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十四讲 火柴棍游戏(二)习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十二讲 巧填算符(二)习题
三年级奥数(下)第四讲 最短路线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九讲 数字迷(一)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七讲 填算式(一)习题
三年级奥数上册:第十一讲 巧填算符(一)习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四讲 植树与方阵问题
三年级奥数(下)第三讲 多笔画及应用问题
三年级奥数(下)第四讲 最短路线问题 习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十四讲 火柴棍游戏(二)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九讲 数字迷(一)习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册)知识点习题精讲 2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十三讲 火柴棍游戏(一)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八讲 填算式(二)习题解答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五讲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习题解答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五讲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八讲 填算式(二)习题
三年级奥数(下)第三讲 多笔画及应用问题 习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十讲 数字迷(二)习题解答
小学三年级奥数(上)第十一讲 巧填算符(一)
三年级奥数(下)第一讲 从数表中找规律 习题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