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收藏
1、从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角,改过去指角为现在的描角。描角可以人人参与到角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描角比指角更能在学生的作业留下角的图形,丰富学生对角的表象,学生对角的认识更深刻。
2、指角的过程强调了先后的顺序,出于对今后学习的延续,在学生第一次指角时,无论是哪一种指角的方法学生都易于接受,教师强调先指顶点,再从顶点出发指两条边为学生画角做一个铺垫。
3、角的比较大小没有设计重叠的比较方法环节。
(1)生活中的角不便于重叠
(2)借助活动角比较容易形成误差,而差距稍大的角就可以通过观察知大小
(3)初步认识角重点是丰富角的表象,在下节课直角、锐角钝角的学习中重点是借助重叠的方法比较。
4、要不要带一下和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的。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教案
数学新教材中美育因素的挖掘和提炼
2.1.2 上下 前后 左右|人教课标版
高矮教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及评析
百分数的意义(参考教案一)
“8加几”教案设计
10 以内数的连加(参考教案一)
3 的认识(参考教案二)
减法的初步认识(参考教案二)
数数 数的组成(参考教案二)
丰富语言积累 积淀文化底蕴
《利息》的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统计《组织比赛》教学设计
6 的认识(参考教案二)
以旧引新 探索新知
利息
“圆的周长”片断赏析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及评析
5 的加法和 5 减几(参考教案二)
这样的练习我喜欢做
6 的加法和 6 减几(参考教案二)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1 , 2 的认识(参考教案二)
0 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参考教案二)
把学生放在最高处
5 的认识(参考教案二)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十几减 9(参考教案二)
4 的认识(参考教案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