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6
收藏
前后经历了两次试教,呈现的这节教研课让我很有收获。
成功之处:
一、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是很紧密的,计算教学更是如此。
1.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210=20这个算式,10+10=20;
2.验证口算方法的过程
3.知识的迁移:例如:29=18,18+2=20,想到9个2是18,10个2就是20.再如: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运用到到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 以上的设计使学生自主的借助旧知,解决新知。
二、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不同的策略。
二班的学生聪明、思维活跃,很善于提问。在本节课,学生出现了五种解题策略。
1.用加法算;
2.竖式计算;
3.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分解法;
5.运用口算方法 我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在解决210=20这个算式时,前两次试教中,在这个环节没有出现用口算方法解题的策略,而这次学生直接提出了用21=2,再在2后面添一个0的口算方法。我大胆的改变了教学环节,设计在例1中的问题二才出现的,引导学生经历并发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就学生思想的提前而提前处理了。我觉得尽管变动了教材,但是更大限度的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
三、教学扎实,学生掌握较好
尽管本节课的习题量很少,还有两道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处理,但是,学生对口算方法掌握的很好,所以在练习中以及课后作业的反馈中,都有很好的表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以体现。
四、三维目标的达成,使知识呈现有了深度和广度
不足之处:
1.问题处理,还不够灵活
本节课有几处突发事件真的是我始料不及的。两次试教中从没出现的问题居然接踵而至。例如:在情境导入环节,让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前两名学生提出的问题围绕口诀出现,第三名学生就提出了310=30,我没有抓住机会,遵从学生的认知,而是又回到教材的原点。
2.对数学知识的驾驭能力有限,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不够
刚刚提到学生出现的五种解题策略。学生出现用竖式计算,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其实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契机,我简单、生硬的否定不仅仅抹杀了学生的一腔热情,更暴露了我对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宏观的把握知识点,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注重并完善的。
3.难点的突破还有些牵强口算方法的提炼有些突兀,如果分步骤引导,多给学生自主的机会,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会有很好的锻炼。
我们一直在学习新课程,在第一节试教前,我也在网络上查找了以上关于计算教学,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可是,只有在上课之后,认真反思之后,我才真正对以上标准中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把计算学习活动从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这正是我在这节课上真正要体现的。 生成的课堂是灵动的,对教师的要求是高标准的。为此,我还需不懈努力。
新编200字四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
200字小学暑假数学日记除法估算
最新小学200字数学暑假日记范文分享
2016年一年级小学生100字数学日记找小棒
2016年新编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卷
最新16年一年级小学200字数学日记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算法与程序框图强化练习(上册)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11减几》教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浙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暑假作业参考答案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和可能性》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听课记录
200字四年级小学生数学暑假日记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题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专家评析
精编200字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推荐
16年2016年四年级第二册数学暑假作业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6加几》同步练习
新人教B版高二数学基本算法语句强化练习(上册)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6加几》教学设计
精编四年级数学第二册暑假作业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