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收藏
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精心准备了数学故事之重叠之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重叠的地方往往就有美。中国民族风俗很讲究成双结对,文学里也有“双声”、“叠韵”等说法。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就有这样两副对联。其中之一是: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另一处则见于孤山中山公园的一座方亭,横匾题着“西湖天下景”五个大字,亭柱上悬挂一副楹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西湖的山山水水,处处明媚秀丽。这两幅对联写出了人们对杭州与西湖山水的共同感受,让人引起共鸣。不过对联的叠字毕竟有限,我们能否把重叠之美推向无限?这就得借助数学的力量了。出发点极其简单:3×4=12。
接下去可以写出第二式:33×34=1122。
重叠之美开始露头了,我们可以接下去看看第三式、第四式:333×334=111222;3333×3334=11112222。
当然重叠之美不限于此,只要你多留意,将来能够欣赏到更多的“数学之美”。
更多数学故事之重叠之美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6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克和克》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复习(1)》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除法的应用》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认识负数》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单价、数量、总价》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7 整理与练习》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第3课时》教学反思体会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整十数、整百数(第二课时)》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认识圆 第2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说一说》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 第1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看图列式》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整十数、整百数(第一课时)》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2 圆的周长 第1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五小数乘法和除法》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小数加、减法》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小数乘整数》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二多边形的面积》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圆的面积 第2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 比的应用》教学心得反思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讲讲算算(一)》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负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4小数点左移与小数大小的关系》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复式统计表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