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收藏
教学内容:
探索乘法的规律
教学目标:
1、对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整理,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
2、通过有规律的记忆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初步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发展观察和表达能力。
4、体验发现规律的快乐,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
教学重点:
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套1~9的乘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1、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1)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整理和复习这一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出示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你学到了有关乘法的哪些知识?可以和你最要好的同学说一说。
(2)学生自由说。
(3)集体交流
2、整理乘法表
(1)师: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自己学了很多乘法口诀,下面我们就来整理乘法口诀。请各小组拿出准备好口算卡片。|
引导学生找规律:1、乘数中有一个是3:2、积是18的口诀;3、两个乘数相同的乘法口诀等
(2)引导学生找一找卡片的规律。
(3)小组合作,排好算式。
(4)交流各小组是怎么排的。
让学生说一说反哪些算式排在一起,为什么这样排?
(5)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该怎么填,然后学生动手把乘法表填完整,最后交流。
3、观察乘法表。
(1)师:同学们填写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张乘法表,看看它有什么规律。观察要有序,大家认为该怎样观察呢?
用尺子比着观察,横着看,竖着看还有斜着看都会有发现;
(2)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3)小组汇报本组观察得出的规律。
补充:学习了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处?根据一句口诀可以写出几道算式?
二、总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展示和交流,都感到自己是有进步的。我想大家都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的自豪。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一次有趣的数学课等,同学们都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也为大家感到高兴。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备课方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小括号》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三)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二)》导学案设计
中考阶段重要的函数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导学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寒假数学日记:十位数的乘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导学案设计
用“矩阵”法计算地方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备课方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备课方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二)》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三)》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导学案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