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京版数学...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6-08-12 收藏

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用直尺量长度的方法。

教具学具:

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出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动动脑筋自由选择喜欢的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1、量一量,课桌有多长? 这三人为什么数的不同? 2、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小组活动。 3、揭示:统一量的标准。

二、尝试感悟,探索新知

1.认识刻度尺。

谈话:尺子你们有吗?拿出来一起看看。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一读。 在学生回答尺子上有一条一条的线时,指出这些线在尺子上叫线,刻度线有的长有的短。引导学生看一看长刻度线之间每一大格的长度是不是一样。看看尺子上的数字,它们是怎样用来表示刻度的。最小的是几?刻度0,表示起点,接着是刻度几?顺次往下说一说。

2.认识厘米。

讲述:量比较短的物品,常用厘米作单位。

(1) 指一指。

1厘米有多长?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你能说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吗? 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 小结:在米尺上每相邻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2) 数一数。

让学生自己数,从刻度0到刻度3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7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 小结:从刻度0到刻度几,它们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 比一比。

谈话:拿起红色的小方块(边长1厘米), 猜一猜它们每条边有多长?下面请同学们跟我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方块,左手慢慢抽出小方块,这时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小缝大约就是1厘米。自己用手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同桌互相检查。

(4) 找一找。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3.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1)谈话:该怎样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机灵,请它为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 多媒体演示测量的方法。

(2)展示课本第51页的例题。 提问:铅笔刀长几厘米? 线段长几厘米? 讨论:用直尺量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3)发给学生几张纸条(长度都是整厘米数),让学生一起量纸条的长度,汇报答案。

(4)看想想做做第1题,说一说哪一种量法对,其他的量法错在哪里。

三、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1、量一量。完成51页第。

2、3题 2.看第52页第4题,跟老师一起量手掌的宽度,把结果写在括号里。

3、游戏:比一比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52页第5题)交流自己是怎么估计出来的 。

四、总结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