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收藏
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查字典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数学六年级上第三单元期中复习纲要,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5÷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5,其中一个因数是1/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中商与被除数的关系:
(1)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分数,商小于被除数。
(2)一个数(0除外)除以等于1的分数,商等于被除数。
(3)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分数(或真分数),商大于被除数。
4、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步骤:
(1)读题,找准单位“1”;(2)弄清数量关系;
(3)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或方程;(4)解答。
5、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7、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
(1)依据和方法不同:求比值是用除法(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是比值);化简比的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来化简。
(2)结果不同:求比值得到的是一个数(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得到的仍是一个比。
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六年级上第三单元期中复习纲要,更多小学生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1~5的练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十二(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3)》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毫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十二(1)》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容量和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六》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练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写数和数的组成》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1)》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十》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6~9(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7)》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复习(二)》数学教案
2019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6、5、4、3、2加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0》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除法(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5)》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8、7加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十一(2)》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连除的实际问题(二)》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