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收藏
一、 变化的量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二、 正比例
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y/x=k(一定)。
2. 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如被减数与差,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等。
三、 画一画
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四、 反比例
1.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2.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要先想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运用数量关系式进行判断,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最后作出结论。
五、 观察与探究
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像是一条光滑曲线。
六、 图形的放缩
一幅图放大或缩小,只有按照相同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
七、 比例尺
1.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 比例尺的分类:比例尺根据实际距离是缩小还是扩大,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比例尺还可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3. 比例尺的应用:
(1)、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代数初步知识
高中数学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
数学教育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策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分数的除法知识点
小学应用题教学心得 画题意,在变化中合理表示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统计与可能性》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数和整除的意义知识点
2018年中考数学各种题型的解答技巧
精选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的应用知识点
初二苏科版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重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生活中的比知识点
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学好初三数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效率三级跳的技巧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扇形统计图知识点
冀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中位数与众数知识点
2018年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扇形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育分析(5篇)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八年级苏科版上册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与正方形知识点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丢分的原因
小数除以整数说课稿精选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答题正确率
中考数学丢分的原因有哪些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因数和倍数知识点
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稿
精选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
初三湘教版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