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收藏
摘要: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对我们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做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生活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但进一步的进行探索,笔者觉得生活教育理论就是赋予生活以教育,同时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来进行教育。传统的数学学习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但是幼儿的主体性和幼儿的兴趣确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本位主要从生活教育理论出发,探索如何让生活与数学有机结合,将生活中的内容渗透到数学教育中,同时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的灵活。
关键词:
生活教育;数学;教育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同时也提倡让教学更贴近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要引导我们寻找生活中的教育元素来形成教学来源,同时也可以在生活中利用相关资源进行一些随机教育等,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为孩子的将来服务的,让教育养成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善于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引,努力实现教学材料、呈现形式的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不断改进数学教学的方法,强调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充分运用幼儿的经验潜力进行建构主义意义学习。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学得主动、轻松,幼儿的个性、特长才能得到自由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才能全面提高,才能真正获得应有的认知经验,并学会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1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演绎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但又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数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严谨性和理论性。在我们目前幼儿园的教材中,有很多教学素材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水平有距离,幼儿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改编和重组学习材料,将复杂的知识间接的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让数学贴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例如,小班数学活动《过生日》,该活动的主要目标是:(1)知道不同的小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品,能帮助小兔将食物分给小动物们。(2)能用相应的点子数量来表示实物的数量。(3)体验为小兔准备礼物的乐趣。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用相应的点子来表示实物的数量,但是整个活动主要以过生日为线索来开展,让幼儿为小兔数一数小动物送来的礼物数量,同时用点子来做好记录,有了这一线索,整个活动不仅更好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同时也贴近了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也能学以致用,让我们的教学活动为生活服务,同时也挖掘了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元素来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两者可谓是相辅相成的。
2以幼儿为本,使数学教育生活化
有相关的研究表明: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也就是说孩子们在学习新的知识时首先是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出发,将要学习知识和自己的已有知识相关联,因此,如果我们的学习材料或者学习内容已经与幼儿的已有知识相关联时,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为幼儿提供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操作材料,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又不失数学应有的严谨性。那么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值得探索和摸索:
2.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发展和拓宽的,完全陌生、缺乏相应知识准备的学习,幼儿难以把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且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中班数学活动《南瓜爷爷找邻居》中,本次活动的设计主要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能观察发现图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本次活动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主要提供了一些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菜,并且先请幼儿从蔬菜的外形进行猜测,让幼儿现有一个知识准备的过程,在活动中,以南瓜爷爷找邻居为线索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学习,让幼儿理解了什么是邻居,什么是蔬菜以及蔬菜的分类等,这些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也比较浓厚,像类似的活动都能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特征等。
2.2设置悬念,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靠幼儿的模仿和记忆,也需要幼儿自己进行探索和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从而获得结果,这样幼儿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的牢固,同时效果也会比较好,幼儿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设计数学活动《去松松家玩》的集体教学活动时,该活动主要引导幼儿学习aab和abb的排列方法,在活动中,笔者借助绘本,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延伸,引导幼儿学习更多的排列方法,笔者设计的环节主要有:(1)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认识绘本中的主要人物。(2)绘本故事的学习,这里主要引导幼儿了解小石头在去松松家时发生的一些事情,在路上的所见所闻,帮助幼儿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排序。(3)幼儿自己制作手环,通过前面环节的学习,本环节主要是请幼儿进行制作,对所学的规律进行巩固和拓展。(4)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手环,并给有问题的幼儿进行纠正。(5)是一个结束环节,请幼儿一起去参加生日宴会,与绘本相呼应。整个活动将绘本与隐藏在其中的数学元素相结合,引导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学习数学,体验活动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排列规律。
2.3帮助幼儿进行知识的拓展,丰富幼儿已有经验
在我们的学习中,幼儿掌握了一个知识之后,举一反三也是很重要的,在数学活动《小动物排队》中,我们主要引导幼儿学习按照小动物的数量来进行排队,同时一样多的可以排在一起,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延伸出很多内容,如我们除了小动物还可以给小花排队,伸直延伸到幼儿自己的队伍,那么在今后的排队中我们可以请幼儿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排队。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方向,我们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从幼儿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活动,更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进行我们的数学教学,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二年级2016——2017学年下学期数学期中质量分析报告
高二数学,必修三,人教版,您会吗
高二理科数学学习方法分享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二复习系列之如何学好高二数学?
专家解读高二数学学习方法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整理
高二数学学习的六个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随笔 且行且思——信本课堂阶段小结
小学数学评课 观雅美课堂展示有感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高一升高二数学学习心得
数学学习方法:高二就应该这样学习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积累考试经验
高二学好数学概念的方法有哪些
中考数学解题规范有哪些
高二数学学习概念的六大方法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讲解
中考数学压轴题破解方法有哪些
高二数学学习障碍怎样克服
教师随笔 对一年级数学作业的一些感想
第二单元综合说明:杂文
高中一年级数学集合与函数得分要点
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高一数学巧用知识点口诀
高中一年级数学公式:三角函数公式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初一数学平方差公式专项练习题拓展题型
高二数学学习计划模板
中考数学学习10大经典解题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