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9
收藏
小学数学课导入的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课的导入
大家知道,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导入新课?我认为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选择较好的方法。
1、数学课导入的原则
(1)新课的导向应具有吸引力
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对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无意注意占很大成份,所以在上课伊始,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利用导入新课这个重要环节,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通过谈话或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跟着教师讲课走。
(2)新课的导入要有趣味性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因此,导入新课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
(3)新课的导入应有针对性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
2、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1)开门见山。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
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92600000、12亿(用数码表示)。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制造悬念导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3)以旧引新。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前,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及分数应用题,如“一桶汽油倒出2/5,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然后将题中2/5改为40%,让学生计算,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4)创设情境导入。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指出:37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不能说出。教师接着说,我们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这时学生纷纷报数,教师对答如流,学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5)类比迁移。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获得新知。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根据分数同除法的关系,从“商不变性质”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而且也强调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6)实物演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因此,新课的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拿出模型,让学生观察六个面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下面的教学扫除了障碍。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不只以上六种,常见的还有演算发现导入和动手操作导入,这里不再例举赘述。
人教版[2013版]数学八上13.1《轴对称》(第一课时)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5.2《用列举法求概率》word教案
2012人教版八上《立方根》word教案
2012人教版八上《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word复习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word导学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5.2《用列举法求概率》word导学案
人教版[2013版]数学八上13.1《轴对称》(第二课时)word学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1《圆的有关性质》(圆)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3课时)word学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2《中心对称》(第2课时)word学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2《中心对称》(第1课时)word学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5.3《用频率估计概率》word导学案
2012人教版八上《整式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word教案
2012人教版八上《等边三角形》word学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1《圆的有关性质》(垂直于弦的直径)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2《中心对称》word导学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1《圆的有关性质》(圆周角)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3《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word教案
2012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11章
人教版[2013版]数学八上13.1《轴对称》(第一课时)word学案
2012人教版八上《整式的乘法》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2《中心对称》(第1课时)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3《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word导学案
2012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5.1《随机事件与概率》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1《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学案
2012人教版八上《轴对称》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4.4《弧长和扇形面积》word教案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5.3《用频率估计概率》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