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收藏
教师如果想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做好教学计划。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制定教学计划有所启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教改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六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寒假作业分享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试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2015
2015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检测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5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青岛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2015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上册试题西师大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检测题
高二数学暑期强化训练题精选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2015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带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易错题复习(青岛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有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西师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试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新北师大版)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自测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