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收藏
【摘要】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做好教学计划。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下册数学计划,希望对大家制定教学计划有所启发!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10人,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是让学生: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3、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5、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 ,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教与学的效益。
3、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5、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6、 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
2.圆锥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比例的应用5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
2.空间与图形9课时
3.统计与概率4课时
4.综合应用4课时
更多六年级下册数学计划、小学教案和小学教学辅导,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课题研究推荐
大家都在看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总体和样本》课后习题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同步练习:有理数计算题练习及答案
2015年初一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后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因式分解习题
2016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能力
初一数学练习整式的运算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参考)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训练:有理数
一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题:七年级上册数学
关于初一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初一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同步训练:《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平方差公式练习题2014
2016年巩固数学初一训练《有理数的减法》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同步
图形认识初步测试题初一上册数学
2015初一上册数学课后检测试题:一元一次方程
15-16学年初一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2014年2016年巩固数学七年级训练《点、线、面、体》
2016年巩固数学七年级训练《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同步测试:必备
2014学年数学初一垂线练习题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试题:代数式的值
2015初一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青岛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相似三角形》课后习题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检测:《立体图形的视图》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课后训练试题:第五单元
2014年2016年巩固数学初一训练《乘方》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时训练:数学伴我们成长
精编初三下学期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课后练习答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