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5
收藏
对于初中同学,每天学习的知识都在不断更新,知识就需要不断地归纳总结,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总结了初二年级下学年数学期末备考知识点,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第四章 相似图形
一. 线段的比
1.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 ,或写成
ABmn
.
abcd
2. 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那么这四条线段a、
3. 注意点: ①a:b=k,说明a是b的k倍;②由于线段a、b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是正数;③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④除了a=b之外,a:b≠b:a,
ab
与
ba
互为倒数;⑤比例的基本性质:若
ab
cd
, 则ad=bc; 若ad=bc, 则
ab
cd
二. 黄金分割
1. 如图1,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
ACAB
BCAC
,那么称线段AB被点C
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_ A
6
图1 _
_ C
_ B
AC:AB51
20.618:1
2.黄金分割点是最优美、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
四. 相似多边形
1. 一般地,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
2.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五. 相似三角形
1. 在相似多边形中,最为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2.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3. 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这时相似比等于1. 注意:证两个相似三角形,与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5.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6.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六.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
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2, l1 // l2 // l3,则
7 图2 _ ABDEBCEF. _l _1_l _2_l _33.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八. 相似的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3. 位似变换: ①变换后的图形,不仅与原图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并且对应点到这一交点的距离成比例.像这种特殊的相似变换叫做位似变换.这个交点叫做位似中心. ②一个图形经过位似变换后得到另一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就叫做位似形. ③利用位似的方法,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初二年级下学年数学期末备考知识点,大家仔细品味了么,希望在学习上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开课《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追求与失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老师教学有感 学生做题有多粗心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二》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五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猜测中学习,学习中验证
巧妙实施教学策略,丰富“数与代数”课堂—读《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后感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板书设计第2册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
中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养成
诗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实录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转变学习方式,做课堂的小主人(公开课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自我反思)
三年级数学听课反思 剥离“面”与“积”,学习面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欣赏课教学策略
老师读书心得 细微之处见真知 ——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玩儿中学-----读《轻松提高小学生成绩的100个数学故事》有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小学数学老师支教工作总结
颠覆后的又一次重生---2017-2018下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考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反思
一年级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
二年级上册《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