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3
收藏
从踏上工作岗位到今天,我执教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已经整整五年了,期间历经教材的改版、年级的调动和学生的变换,从不知所措到点滴经验的积累,小学数学课堂是我成长的载体,记录着一路走来的每一步。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五章第一节中,杨庆余先生指出: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本质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以学习内容为中介、以学习目标为定向的交互性活动,这种交互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所构成的。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以数学问题为媒介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交互主体”的关系。在我的常态课中,60%的课堂是传统型,以“学生预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练习-师生评价总结”的模式开展教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每节课都有,但非常弱,四人小组的合作、交流、分享只是被看作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味剂”,缺乏真正的价值;30%的课堂是开放型,以“学生预习-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师生评价总结”为模式,教师是指引课堂方向、点拨重点难点的作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参与度较高,只是课堂纪律不易掌控,但是注意学生交流出现知识性错误或偏离本节课内容时,教师必须要及时给予帮助,毕竟学生经验不够丰富、认知积累不足以及能力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但这种帮助不是简单的灌输,不是一味的控制,而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接受与探究相结合的过程;10%的课堂是传统与开放相结合的,以“学生预习-师生合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生生合作解决其余问题-师生评价总结”为模式,这就相当于“教师教,学生模仿教师教”的过程,这是开放课堂的“试水”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小,这种课堂模式最为实用,逐步弱化教师的领导角色,慢慢演化为开放课堂,培养时间一年左右为佳,最优实施年级为三-四年级。
经过几年的教学,我觉得应该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上多下功夫。学习方式通常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并不是指具体的完成学习任务的策略、方法或行为方式,它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在主体性、实践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等方面的特征。一般认为,学习方式反映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以下几个变量:(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方式;(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水平;(3)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式。应注意:转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并非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习得最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人而异的,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种方式相结合。
马克思认为: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环境中 通过主题的活动得以成长的,人正是在其自主与主动地环境中才进行思考的,才赋予情感的,才获得经验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多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探索不同的学生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独立的学习能力与习惯。
有理数加法法则知识点总结: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总结:轴对称
数学期中考试必背知识点辅导:八年级上学期
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一次函数作业
2015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辅导资料:苏科版
2015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有理数的分类
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辅导资料: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辅导知识点(2015—2016年)
2015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倒数
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有理数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整理:有理数乘法法则
数学公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辅导训练:实数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有理数比大小
2015年初一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全等三角形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辅导资料:角平分线的坐标特征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正数和负数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辅导要点:坐标特征
初一秋季学期数学期中试卷:2015—2016学年
考试必背: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辅导知识点
2015年数学初二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寒假作业数学答案2015年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之整式的加减
期中考试训练辅导:初二年级上册数学
《一元一次不等式》初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辅导知识
算术平方根知识点总结:精选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