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
收藏
数学日记牛吃草问题
今天晚自习的时候,我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拿出一本课外书做起来,没想到上面的一道题却难住了我。
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牧场长满青草,每天青草都均匀的生长,这片牧场可供八头牛吃10天,可供6头牛吃20天,可供多少头牛吃5天?我左思右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于是我就胡乱的翻弄着桌上的一本数学课外书,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这本书上居然有一道题和这道题类似,下面还有关于这道题的解析。于是,我就对照着解析仔细思考起来。
小学生六年级数学日记:牛吃草问题:原来这个问题叫:牛顿问题,这道题最初是牛顿提出来的,因此而得名。根据这道题的解析,我做出了那道题。下面我在此讲解一下:由于这片草地草的数量每天都在变化,关键应找不变量原有的草的数量,总的草量可以分为两部分:原有的草与新长得草,新长的草虽然在变,但由于是均匀生长,因儿这片草地每天新长出的草的数量是不变的。假设一头牛一天吃一份草,那么8头牛10天就吃80份草,此时新长的草和原来的草全吃光,6头牛20天就吃120份草,此时新长的草与原来的草也全部吃光。而80份是原有的草的数量与10天新长的草的数量的总和,120份是原来的草的数量和6天新长的草的数量的总合,因此每天新长的草的份数是:(12080)(2010)=4份,所以,原有的草的数量为80410=40份,这片草地每天新长草的4份相当于可安排4头牛专吃新长的草。设可供X头牛吃5天,于是可以列式为:40(X-4)=5。解得X=12,当我写完这道题的解法的时候,交给老师看了看,老师满意的点了点头。
今天,我真很高兴,虽然这道题不是自己做的,但我为自己的探索精神而感到高兴。
2012湘教版九上3.5《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位似变换》word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1.2《成比例线段》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2课时)word导学案
2012湘教版九上5.2《用列举法计算概率》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3课时)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1《配方法》(第1课时)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word教案
2014秋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4.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word教案
2012湘教版九上4.2《正切》word学案
2012湘教版九上4.1《正弦和余弦》word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4.1《相似三角的判定》(第2课时)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1.2《成比例线段》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6《位似》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5《相似三角形的应用》word教案
2012湘教版九上2.4《证明》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word导学案
2012湘教版九上5.1《用频率估计概率》word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4.1《相似三角的判定》(第4课时)word导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4.1《相似三角的判定》(第1课时)word导学案
2012湘教版九上3.1《相似的图形》word学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3《相似的图形》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1《配方法》(第2课时)word教案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1《一元二次方程》word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