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设疑自探。
(一)操作交流
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3.尝试解决。
(二)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
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
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
(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
(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二、解疑合探
2013小升初数学基础运算公式
趣味数学:《西游记》里倒数诗
2013小升初数学算术定义定理公式
课题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2013小升初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类比
名师讲解走走停停例题
简单的几何问题
一年级数学"摆一摆,想一想"课题研究
二年级数学千克的认识课例点评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思考与探析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八种方法
关于数学应用问题的归类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填空题
百分数与分数的3点区别
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例谈假设方法解题的技巧
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考方法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人教版
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及实施策略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课题分析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13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汇总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
休息点不同的走走停停行程问题
如何把“数学术语”转换成标准句型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课题研究
集体备课:通向有效课堂的捷径
走走停停问题之难题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