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设疑自探。
(一)操作交流
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3.尝试解决。
(二)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
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
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
(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
(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二、解疑合探
2014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级运算课件
2014年二年级下册调查与收集数据课件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三课件
二下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第二课时课件
1.4新版二下分草莓课件
201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六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复习课件
2014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
2014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课件
2014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克和千克课件
201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一课件
2014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6)课件
201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八课件
2014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竖式与试商课件
201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课件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课件
1.2新版二下搭一搭(一)课件
2014年二年级下册不同方法整理数据课件
2014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1)课件
2014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介绍课件
2014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读数 写数课件
201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四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复习课件
2014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2)课件
2014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除法课件
201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九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课件
2014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旋转课件
2014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整理和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