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2
收藏
在数学教材中,有些新概念和计算方法,是从操作和直观演示开始的,逐步抽象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或概括出计算法则的。两步应用题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不容易找出所给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间接关系,给正确解答应用题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中注意按照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进行分析、比较、探索规律,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和解题方法。
例如:在教学“差额平均”的应用题时,先出示过渡题,让学生操作,使学生明白,同样多的两行实物,从第一行移动几个到第二行,移动的个数正好是两行相差数的一半。
1、摆两行圆,每行10个。从第一行里移动1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
2、再摆两行圆,每行10个。从第一行里移动2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
3、再摆两行圆,每行10个。从第一行里移动3个到第二行,这里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
(让学生说出每次移动的数和相差的数有什么关系。)接着出示第二个过渡题:
第一行摆14个圆,第二行摆6个圆,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个圆?从第一行移动几个到第二行、两行圆的个数同样多?
通过动手操作,又使学生明白如果原来两行实物的个数不相同,那么移动两行相差数的一半,就可以使两行实物的个数同样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为学习新课做了准备。
紧接着出示例6:
小林有12张画片,小明有8张画片,小林给小明几张,两人的画片同样多?
让学生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我同时摆出实物图,并引导学生想:小林和小明的画片同样多,应该先算什么?学生答后,接着问:再算什么?怎么算?
就这样,通过操作和演示,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很顺利的理解了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6章教学计划模板三视图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初一上册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6年
2016年初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人教版初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精编初三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第八单元第3节教学计划模板
青岛版初三数学第八单元第1课时教学计划模板
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参考模板:初三年级
初三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第三课时
2015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15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6第二学年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初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十六章教学计划: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初三下学期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学计划模板
2016年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数学
2015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参考:初三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6学年初三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参考
初三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6.2 频数分布直方图
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模板
初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参考模板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