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4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扇形统计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3.揭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类统计图特点的复习,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的回忆,为接下来统计图的选择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1)组数据。
课件出示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你用统计图表示这一组数据,你觉得可以用哪一种统计图?
学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竖轴表示什么?怎样确定竖轴上的数据每一格表示多少?(课件演示绘制过程)
三年级数学组教研小结 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衔接
听课反思 观《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有感
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中的24个“陷阱”
2020春五年级数学复学后教学衔接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研组线上教学总结
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平均数》评课稿
新课标下数学教育评价策略
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听课反思
高校高等数学教育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学习心得 找准数学教学中的承重墙,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教学随笔 如何进行数学建模——由一道题引发的思考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 如何处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图
《“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讲评与研讨》学习体会
听《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有感
参加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跟踪实践班第五次培训有感
听“全国教研专家、一线数学名师网络直播教学研讨”体会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心得一遇上你,是我的缘
实验小学一年级数学复课衔接方案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思考
二年级数学复学后怎样与线上教学衔接方案
小学数学老师线上教学工作总结
尝试教学法课堂反思《分数与除法》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工作反思 放慢脚步,感悟数学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听课体悟
2020秋季小学部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
五年级数学如何做好复学后教学衔接的计划
《两位数减一位数》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线上教学感悟 我的网课瓶颈期
2019-2020学年下期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分析报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