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4
收藏
冯坡中心小学 云若霞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主要特点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重视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灵活多样,包括填空题、 选择题、判断题、面积的计算、计算题(口算、竖式、脱式计算)、面积的计算、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等。
2、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3、注重运用与应用能力,题型注重灵活性。
二、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测试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运算能力。整套试卷计算量大,范围广,分布于填空、判断、选择、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统计图、解决问题中。大多数不及格的学生就是在计算及解决问题失分惨重,其次,学生对看统计表解决问题、面积的计算掌握不牢固,失分的学生还不少。还有,解决问题是学生最棘手的问题,失分相当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一、审题不认真;二、理不清题意;三、抄错、漏写数据;四、列式正确,计算错误。
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现象:
1、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有待加强。
2、有些学生很马虎:不认真审题,列式时数字写不对,导致简单的题目也不做对。
3、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得下大力度训练。
4、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有待加强。
总之,就此张试卷,依据现在学生的实际能力拿下60分问题不大,可现在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习惯与心态:一拿到试卷写完就万岁,对与错(更别说检查了)、多少分,无所谓,从不会去思考与总结;你教育他(她)怎样做人处事,老师废话真多(后进生)!何以教也?
三、质量分析
本次考试我们班有49名同学参加考试, 90分以上有13人,80—89分有12人,70—79分有8人,60—69分有1人。不及格的15人。及格率69.38%,平均分70.51,优秀率42.86%。最高分99分,最低分15.5.分。
这次本班的特优生没有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是由于第一大题的最后一题数角的个数,因为角是二年级第一学期初步认识的,对它只是懵懵懂懂的,所以数错了或者说根本不会数。
四、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想方设法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
2、 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算理、算法,再采用形式多样进行专项练习。要做到20个字:加强口算、教学得法、紧扣法则、训练到位、养成习惯。.
3、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题中提供的信息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行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4、本班的两极分化较明显,须做好防差转差工作,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
总之,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习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选择题, 基础知识, 填空题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绝对值课件1
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1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3
整式课件
完全平方公式课件3
有理数的除法课件2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1
完全平方公式课件2
单项式课件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课件1
二元一次次组的解法课件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大小的比较3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课件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1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2
因式分解课件2
完全平方公式课件4
绝对值课件2
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2
乘方课件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1
完全平方公式课件1
余角和补角课件2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课件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2
同类项课件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9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综合应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