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收藏
【摘 要】正比例和反比例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练习时,往往容易弄错,混淆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正确区分正比例和反比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正比例 反比例 关系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这部分内容时,尤其是在练习过程中容易混淆不清,经常弄错。下面,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他们正确区分这两者的关系,希望对他们的学习会有所帮助。
一、正确认识两者的意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教材中是安排在从P39到P47来进行叙述讲解的,且都是通过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概括得出的结论,这样学生相对易于接受。
1.正比例的意义:教材中的表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反比例的意义:教材中的表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二、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表达式
(一)正比例关系的表达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来表示:
y/x=k(一定)或y =kx(k一定)
(二) 反比例关系的表达式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来表示:
X×y=k(k一定)或y=kx(k一定)
三、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规律及实质
1.正比例关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正比例关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或商)不变。
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完成该题练习时,可以先写出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已知条件中速度为一定(即常量),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这一关系式,结合正比例的意义,即可知道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也就是说,当速度一定时,走的路程越多,所花费的时间也越多,反之,亦然。换句话说,路程和时间是成倍增长或缩小的。
2.反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反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缩小,一种量缩而另一种量则扩大,积不变。
例如:当图上距离一定时,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是否成反比例? 因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一定) ,所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是成反比例的。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异同点
(一)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
1.在事物关系中都包含有三个量,即有两个变量和一个常量(即定值)。
2.在相关联的两个变量中,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扩大或缩小),则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3.它们相对应的两个变量的积或商都是一定的(即常量)。
也就是说,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中,均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并且变化方式均属于扩大(乘以一个数)或缩小(除以一个数)若干倍的变化。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不同点
1.正比例的定量(或定值)是两个变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即变量)的比值(或商)。反比例的定量是两个变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
2.当用图象来表示正比例或反比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所画出来的图象是不一样的。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又叫斜线)。反比例的图象是一条曲线,且两端永远不会与两条轴线(即横轴和纵轴或函数中所称的x轴和y轴)相交。
(三)正比例、反比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当正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正比例转化为反比例;当反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也转化为它的倒数时,则由反比例转化为正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中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的讲解中,并没有指出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表达式中常量和变量的取值范围。根据正比例的关系式y/x=k(一定)和反比例的关系X×y=k(k一定)可以知道,无论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两个变量x、y和常量k均不能为零。试想,在正比例y/x=k(一定)中,如果x为0,式子无意义;如果y为0,x不为0,则x的值是不确定的(这时候k的值为0),此时x和y就不存在正比例的说法了。同样,在反比例X×y=k(k一定)中,如果x和y两个变量中,只要其中一个为0或两个都同时为0,则k的值都为0,x和y也无所谓反比例关系了。再说,如果x和y同时为0的话,那么x和y也不叫变量了,都不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无论是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中,两个变量x和y以及常量k都不能为0。
因此,当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中其中一个变量用字母表示时,要求我们通过讨论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中两个变量的取值绝对不能为零,否则,就失去意义了。
【参考文献】
1.卢江、杨刚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S],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谢鼓平主编,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与设计》[S],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
3.《贵州教育》[J]2012年第3-4期合订本第65页中《小学数学毕业复习建议》(王艳)
22.1一元二次方程(一)课件2(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上23.2中心对称课件ppt
《图形旋转》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件(2)
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课件ppt
《与圆有关的面积计算》课件ppt桂林市逸仙中学九年级上
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圆心角定理》课件ppt
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乌拉特中旗二中九年级上24.1.3弧、弦、圆心角的关系课件
24.2.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旋转》复习课件ppt
图形的旋转课件1(flash格式)
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4.3正多边形和圆课件ppt
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课件
圆柱和圆锥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24.1圆(一)课件ppt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图形的旋转》课件ppt
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3.1图形的旋转课件ppt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中心对称》课件ppt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课件ppt九年级上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
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4.4弧长及扇形面积课件ppt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广元市元坝区卫子中学九年级上
九年级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优质课评选课件ppt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北京38中学九年级上
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课件ppt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二)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