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谈如何培养...

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7-01 收藏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最有效动力。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其乐学、爱学,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培养 数学 兴趣

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对其产生向往的一种心理倾向。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改变学习心态,激发学习热情,培养顽强意志。可以说,浓厚的兴趣能使人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甚至废寝忘食的巨大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而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享受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不断学习,直到成功。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后天的诱发和培养形成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应首先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转化为稳定的内在学习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唤醒学习数学的内在冲动和激情,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当今社会,对于个人而言,必须具有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中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刻苦学习,具备真才实学,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如银行利率、股票的上涨与下跌、衣服打折、校运动会球赛记分、短跑比赛成绩、春游租车方案等,这些与生活学习联系紧密的词语都出现在了现行的教材和练习册上。学习数学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自己生存的需要。

二、建立民主、健康、融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的首要条件

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着《学记》说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如果一位学生不喜欢某位老师,那么他对老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研究表明:初中生对某学科产生兴趣,有96%的原因来自对任教该科老师的喜欢。

1.正视现实。农村初中生大多来自偏远的乡村,而且很多是留守儿童,家庭缺爱,学习缺辅,数学基础总体较差,如果现任教师对此一味进行唠叨、责怪,只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只能正视现实,从本班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2.老师坚信。学生除了弱智者外,都可以学会数学。老师应积极鼓励、暗示学生“我能行”,如果不能坚持这一信念,就会使一部分学生不能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造成师生间感情的疏远→发展到在课堂上不听你讲课→反感你上课→厌恶数学→逃避并放弃学习,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3.学生自信。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思维严密、逻辑推理性强。一些学生学不好数学,主要是没有信心。因此老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后与学生交流、单独辅导都应该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点燃自信的火花。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从基础一点点补起,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他们才不会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成绩差→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低→成绩更差”。以真爱呵护学生,真诚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坚持民主,对学生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在学习方法上注重指导,在语言上注意激励,在心理上积极暗示,从而在全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风气,教学质量定会得到大面积提高。

4.大胆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讲出自己的见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一观点已得到广大同仁的认同。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面子与自尊,因此当学生讲述自己的见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时,教师不应马上否定、给出批评,而是与班上其他同学一起分析该同学的解题思路、方法及公式的理解运用、计算是否正确,应尽量做出积极的引导和评价;当学生给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比老师的更高明,应受到充分的肯定、鼓励与表扬。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进步的取得、老师表扬、赞许是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和产生求知兴趣的源泉。只有这样,通过赏识,学生才会更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

5.以身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会感染学生,并让学生自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如果老师懒散,几天才把作业、试卷批改出来,根据遗忘规律,学生几乎忘记得一干二净,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他们就会逐渐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甚至放弃。

三、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条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除了课堂组织能力强,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手工画图好等传统技能外,还要熟练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方式不拘一格,语言幽默风趣,能打破数学课堂沉闷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探究数学问题,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培养数学兴趣。

四、讲述数学史,培养数学情感,引发兴趣

在漫长的数学历程中,感动人心、激人上进的数学史知识不胜枚举。学生一般都喜欢逸闻趣事,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理论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故事、数学在科技中作出的贡献、数学中一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引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创设情景、精心设疑,激发探究心理,诱导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通过恰当的质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诱导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六、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人的智力,提高兴趣

初中数学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分数讨论的思想、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常用的解题方法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通过基本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的结合来培养人的数学智力。学生认识到了学好数学的这种重大作用,势必会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学习数学的最好老师,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