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负数》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六...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2016-07-01 收藏

基于课程标准:

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基于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数的引入是数系的一次扩展。教材先编排“生活中的负数”,再编排“正负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悟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而产生了负数。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把运动引入数学中来,使学生初步感知数量的方向性和相对性。通过对0的进一步认识,感悟到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分界线,或者两种相反变化的原始状态,为以后函数的学习作铺垫。

基于学情分析

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或听说过负数,从生活中学数学,又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另外,学生经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3、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知道数可以分为正数、0、负数,理解分类讨论的思想。

4、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学习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评价任务:

1、借助课前游戏,能举例说出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能用正负数准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能准确把数分为正数、0、负数三类。

4、能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清楚地知道每一题中规定以( )正,确定以( )标准。

准备活动:

游戏——《反口令》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反口令》的游戏,开始吧?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比比看,谁反应最快。

预设:

上——下左——右高——低 前进3米——后退3米

上升5层——下降5层多2个——少2个买进7吨——卖出7吨

轻0.4克——重0.4克赢3局——输3局厚5厘米——薄5厘米

赚了128元——赔了128元得到5分——扣除5分

存入100元——支出100元零上6℃——零下6℃

顺时针旋转90°——逆时针旋转90°

师:反口令游戏到此结束。在这个游戏当中,我们体验了相反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相反意义量的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反口令游戏,让学生体验相反的意义,也为后面学生举例生活中相反意义的事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看过跑男吗?(课件:跑男)那同学们一定知道9月7日跑男摄制组抵达洛阳进行第三季的拍摄。他们到达酒店后,需要去寻找钥匙,摄制组给他们了一个信息,(课件:2)他们快速的跑到了2楼,(课件:楼层)可是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到,钥匙还会在哪里呢?

生:-2楼。

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这里2楼表示什么意思。

生:地上2楼。

师:-2楼表示什么意思?

生:地下2楼。

小结师:看来咱班同学的生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在2的前面添加一个数学符号,它所表示的意义就完全相反了。这个2楼表示(地上2楼),这个-2楼表示(地下2楼)。

【设计意图:借助跑男的情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调动原知识,找到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师:你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像这样地上2楼——地下2楼这样意思相反的事吗?

预设:

多3个前进5步上升5米零上2℃

少3个后退5步下降5米零下2℃

师:例子举的很好,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谁能像他一样简单的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想的很好,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他们都是(板书)——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通过举例,再借助他们的生活经验,也设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负数的产生就是因为我们生活的需要,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完成对目标1的检测。】

三、建立概念,学习正数和负数的读写。

1、建立概念。

师:为了清楚地表示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到两种数。一种是我们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这些都是正数。另一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负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题)——认识负数。

师:人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到四百多年前,数学家们创造了用“+”“-”来区分正数和负数。

2、学习正数和负数的读写。

①正数读写

师:像这样多3个,就可以记作+3个。+3读的时候先读正、再读数。怎么读?

生:正三。

师:(板书:+3读作:正三。)举例+、+1.4、+7/8)怎么读?

生:正七、正一点四、正八分之七。

师:正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②负数读写

师:像这样少3个,就可以记作-3个。-3怎么读?

生:负三。

师:(板书:- 3读作:负三。)(举例-7、-1.4、-7/8)怎么读?

生:负七、负一点四、负八分之七。

③小练习

下面的这些,请同学们选择一组你喜欢的,像老师这样写出来,并读给同桌听。

生活动,师下去指导。

④区分正、负号是否都可以省略。

师:表述的很完整。相信咱同学们对负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正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可以省略不写吗?为什么?

小结:添上负号就是为了与正数区分,这样正数和负数才可以分别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为了学生能准确读写正负数,并理解为什么正数的正号可以省略,负数的负号不可以省略。完成对目标2的检测。】

四、通过生活中的例子,理解0的内涵。

1、0的作用

师:刚才咱同学提到的用温度计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老师这里也有一支温度计,会看吗?我把它放大。你发现了什么?

师:0℃有什么作用?

生:分界点。

师:你们大家是不是都是以0℃为分界点的?我们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科学家把冰水混合物,也就是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这里把0℃作为标准。高于0℃就是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低于0℃就是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0℃上面的5就记作:5℃。0℃下面的5就记作:-5℃。

小结:看,一个负号就把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区分开了,简洁吧?为了更好的区分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我们学习负数的原因。

2、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看看我们黑板上的例子,正数比0大还是比0小?

生:比0大。

师:负数呢?

生:比0小。

师:比0大的是正数,比0小的是负数, 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

生:不是。

师:对呀!同学们总结的很好。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分类

师:所以,从今天起我们把数重新分为三类。哪三类?(正数、0、负数)

【设计意图:结束学生熟悉的温度计,进一步感知学习负数的原因,并感知0的作用,完成正数、0、负数的分类。】

五、展开练习,拓展应用。

(一)相反意义的量。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我们接着来看。

1、得到——扣除

虽然10和20两个数不一样,但是得到——扣除也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存折,支出——存入

谁来说一说对这四个数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里支出和存入也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小结:同学们,为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正数的正号可以省略,但负数的符号不能省略。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我们接着来挑战。

【设计意图:体验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负数的意义,完成对目标1的检测。】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把下面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设计意图:能准确地把数分为正数、0、负数,完成对目标3的检测。】

2.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 )℃。

3. 向东走10米记作( ),向西走14米记作( )。

师:谁有不同意见。

师:所以我们要很清楚的知道规定()正。

【设计意图:能用正负数准确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4.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高于海平面的为正。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 )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 )m。

师:这里是以谁为标准的?

5.一袋阿尔卑斯棒棒糖的标准净重为200g,质监工作人员为了解该种棒棒糖每袋的净重与标准的误差,把棒棒糖净重205g,记为+5g,那么棒棒糖净重197g就记为( )g。

师:这一题是以谁为标准的?

生:200克。

6.华的身高可表示为-2厘米

①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嘛?(知道)小华的身高可表示为-2厘米,大家觉得可能吗?

②师:再给同学们一些信息。(小华身高158厘米,我国青少年的身高在140—160厘米),请根据上面的信息想一想,华的身高可表示为-2厘米,可能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③师:华的身高可表示为-2厘米,是以谁为标准的?

生:160厘米。

师:如果以140厘米为标准,小华的身高怎么表示?

④小结:看来确定( )标准非常重要。(板书:确定()标准)

确定( )标准会引起正负数的变化,如果分别以160厘米和140厘米为标准,你能表示出自己的身高吗?

生活动,教师知道。

⑤猜身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情景,确定以谁为标准是不同的。】

六、负数的历史

师:同学们,负数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才产生的,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就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脚步,一起来了解。

师: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很了不起,但是你们今天的表现也很棒,也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为你们喝彩!

【设计意图:通过对负数历史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角的伟大。同学们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完成对目标4的检测。】

七、谈收获。

师:同学们一节课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学生谈收获。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同学们可以把我们本节课的内容画成思维导图或是写一篇数学随笔,课下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