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年月日,是一种指计时单位,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年月日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年月日知识点
(一) 年、月、日部分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 )周年。用2008-1949=59周年
(二) 24时计时法部分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 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4.求经过的时间。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年月日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指数函数的性质教案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6
数列的函数特性学案1
函数的概念教案3
高一数学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值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4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导学案
高一数学圆的一般方程1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导学案
函数单调性教案2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教案
函数的简单性质教案
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高一数学几何初步1
高一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导学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1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4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导学案
数列的函数特性学案2
高一数学几何初步10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1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导学案
高一数学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导学案
函数的概念教案4
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导学案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4
高一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函数的应用教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