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让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理解了乘除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怎样把乘法算式写成两道除法算式,掌握除法计算时用乘法口诀能很快求出商。
3.探索“求商”方法: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桃子来分,或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2)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5)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8)
认识三角形教案
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方差公式(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说课设计教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6)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6)
初一上册数学同步练习试题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4)
七年级数学上册合并同类项练习题苏科版
三角形的外角和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案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8)
有理数教案
提取公因式法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1)
四年级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图形认识初步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苏科版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式
让我们来做数学教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
有理数和数轴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代数式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