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改进设想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小组...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改进设想

2016-06-30 收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个体学习。 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学习实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往往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在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却甚微,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

2.学生间没有真正合作。在课堂上,我们常会发现,总是那么几位学生与老师配合,其余学生充当看客。究其原因,并非是他们不想说,而是我们的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顾忌,他们不愿与人合作,更不会与人合作。在学习中体验不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被别人帮助的感激。

3.教师的角色。学习中教师不仅是导师,还是一个协作者,合作学习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学习中,我们常会看到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中走走,或者问你们讨论完了吗?集体反馈时,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夸小组的代言人,忽略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改进思考

1、要学会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每小组4~6人进行分组。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成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2、要深刻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正有效的两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学习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3、要处理好教师的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优势互补,解决疑难,它需要我们教师学习、探究、反思、改进。只要我们有效的采取措施,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的技能以及参与度都会有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学习能力都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这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教育理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