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论文摘要
本文分别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体验、学习、兴趣、数学
正文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①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加以描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他们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观察、操作、学习多数停留在感知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展开生动、有趣、直观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创设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佳驱动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真挖掘生活中每一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才能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14《近似数》ppt课件2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ppt课件3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ppt课件2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ppt课件2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ppt课件4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1《三角形》ppt课件2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3.1《列代数式》ppt课件2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15《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ppt课件3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5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9《有理数的乘法》ppt课件3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1《三角形》ppt课件3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ppt课件5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3.1《列代数式》ppt课件4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2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6《有理数的加法》ppt课件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1《三角形》ppt课件1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3.2《代数式的值》ppt课件1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3.1《列代数式》ppt课件1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9《有理数的乘法》ppt课件4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4《绝对值》ppt课件3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9《有理数的乘法》ppt课件1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15《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ppt课件2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ppt课件1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4《绝对值》ppt课件1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3《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ppt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9《有理数的乘法》ppt课件2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14《近似数》ppt课件1
2015春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练习课件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ppt课件2
2014秋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