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平时比较喜欢看《读者》,每一期都会有一些文章引发自己的一些思考。记得有这样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台湾人)回忆他上国中时有一位教他们的数学老师姓姜,全班同学都很喜欢这位姜老师,并且也都非常喜欢学习数学的事。他说到,在姜老师的退休茶会上,一位同学终于忍不住问老师,为什么别的老师教他数学的时候,他害怕数学,也痛恨数学,但是姜老师教的时候,他却一点都不怕数学。他的问题也是好多同学想问的问题。
原来,姜老师的秘诀是她在平时的每次小考试都准备了三份试卷,甲种非常难,乙种中等,丙种非常容易。甲种试卷给程度高的同学,乙种试卷给中等程度的学生,程度不好的同学拿到丙种考卷。这种做法使得程度不好的同学每次考试都能拿到至少60分,由于分数提高了,便不再恐惧数学,上课的时候也会注意听。通常到学期结束的时候,丙种考卷不见了,姜老师只要准备两种考卷就可以了。她还告诉我们,学生最需要的是自信,而自信的来源当然是自尊。
看过这篇文章,我颇有些感受及启发。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数学教师,我认为在教给学生基本数学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学生平时的学习是没有频繁的小考的,那么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数学问题的难易程度向不同程度的学生提问,让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赞扬中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
在练习中,我们还可以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解决难一些的题目,同时也要充分肯定程度一般的学生能够认真、正确的解答出基本题目也是非常棒的。不同的学生我们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他们不同的激励方式,学生学习的自信就会在这种看似不经意间培养起来。
再来说说我们现行的小学期末考评。我们用的都是区里统一发放的数学试卷,考试时间也都是统一的。学生一个学期的努力都通过这样一张统一的试卷来最终体现。试想,如果哪个程度好的学生一时粗心得了一个良的成绩,那么会不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影响到他学好数学的自信呢?
我建议数学期末考试是不是可以这样改革一下:1、多给孩子一次机会。考试后,如果哪个学生认为自己考得不好,可以申请再考一次;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做不完的个别学生,可以适当延长一些时间。2、试卷增加选作题。试卷可以设计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题,适合普遍的学生,第二部分是一道稍难一些的题,这部分是选做,但可以额外加分。这样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己的程度范围内找到自信。
以上是我对树立学生自信的一些思考,想法未必成熟,但我想只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处处留心,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我相信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一定会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数学脑筋急转弯:夜黑风高的晚上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衬衫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裁缝剪呢料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卖玩具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过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烟鬼抽烟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