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安全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做到:
一、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教学的重、难点而进行的。所提的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的提问都应该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提问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更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使提问切实为教学目的服务。
二、课堂提问次数要少而精。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科学知识的关键,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出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细小繁琐,以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性,以达到 精问的目的。
三、课堂提问要抓好时机。
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与提问的时机有关。提问的时机一般来说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视角,发问时机应与教学需要相吻合,如教学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思维提升处、教学反思处等,二是根据学生心理状态,在学生新旧知识冲突处、思维受阻处、知识模糊处。
四、提问难易要适度。
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难度的控制既要考虑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非字面上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了;如果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密切联系,又有中等程度的分歧,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动员学生积极思考最为有效,那么这个问题就显得难易适度。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不超出学生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经过认真思考与探索能得以解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
五、提问要切中要害。
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一是课堂铺垫环节。课堂铺垫引入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二是新授环节的问题。新授阶段,所提问题要求联系紧密,启发性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透彻理解新知。三是巩固环节的问题。在巩固阶段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只有在实践中,联系实际,不断优化问题的设计,讲究实施技巧,提高理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小学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观摩课总结感悟心得《圆的初步认识》的反思
中考数学考场上提分的小技巧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
二年级数学老师2018年度上学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函数定义域
《和美课堂》小学数学研讨会听课体会
2012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201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数学原来可以如美丽----和美课堂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浅谈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圆的定理
小学数学老师工作随笔 如何克服做题时粗心马虎
小学数学老师培训心得 领略名师课堂,感悟数学魅力
2018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直方图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感悟
2018年高考数学:解题模型及解法
数学老师教研心得 教研中蜕变 观课中成长
高考数学提分的小技巧
小学一年级数学组“青年教师成长课”活动总结
2018年高考数学基本思想方法总结
中考数学复习要掌握好的三步曲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随笔 百家争言话成长
2018年中考数学图解法的答题技巧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混合计算知识点
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方法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组“青年教师成长课”活动总结范文
2018学年上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范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