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从幕后走向台前,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许多方面正在为社会创造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已成为人类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从小学到高中大多数人对它情有独钟,对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去研究。
然而并非人人都是如愿的,都是成功的。
就高中生而言,成绩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在这里我们不去过多的说教师一方面的原因,我们就只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原因先做阐述)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缺乏学习计划,课前不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未能及时巩固、总结进而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
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浅尝辄止,经常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
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4.不具备进一步学习条件。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圆》练习题: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练习题:第一学期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检测精选
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试题分析
2016年秋季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乘整十数、整百数》
小学2014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大数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线段、射线和直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加减法的验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练习题
2014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期末试卷
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2014年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必备的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课后训练题:第一学期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测试题:《从克到吨》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答案西师大版
精选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课后训练题:第一学期
小学2014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答案人教版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2016年秋季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练习题精选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
必备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加法》练习题
2014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答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练习题:上学期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