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
收藏
摘 要:数学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提出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提出 培养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数学问题的提出有利于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波利亚认为,在解题中适当的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同样,在问题解决之后对解题策略及结果的反思,以及对结论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均能引发更多新问题,推动着深层次的思考。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笔者曾利用学生教育实习期对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课堂调查。随机抽取了1~6年级六个班,分别选择了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12节数学课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各年级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数为37.05,也就是说教师几乎每分钟就提出一个问题,而学生平均每节课提问数为6.06。从这样的大致数量可以发现数学课堂以教师提问为主,而学生的提问能力相当匮乏。从学生的年龄及提问态度上看,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纪小,约束感不强,积极提问者居多,在整个低年级组中约占58%。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高年级学生积极提问的比例明显下降,在整个学生中积极提问的学生比例仅为27%,约有6%左右的学生从不提问。调查发现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提出问题是老师的事情,我们只管解答。还有些学生认为,老师只有先教才会提出问题。由此可见,当下的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淡薄,数学问题的提出能力较弱。
二、影响小学生问题提出的因素
学生的提问意识由于性格上内向害羞、心理上害怕老师批评、害怕同学笑话以及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减弱等客观因素而呈现积极提问的学生比例下降。除此之外,影响学生提问能力还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两方面分析。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三车追击
六年级奥数题(牛吃草问题)及答案:抽水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对折的绳子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面积差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竞赛答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池塘的周长
六年级奥数题(牛吃草问题)及答案:三块草地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求差
六年级奥数题(行程问题)及答案:相遇问题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排队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唐老鸭米老鼠赛跑
六年级奥数题(牛吃草问题)及答案:25头牛吃几天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趣题一壶酒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应用题:第一次相遇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证明题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比例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扑克牌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在A、B两块地植树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趣题逢城纳税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鸡兔问题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不同的和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追击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西红柿和茄子
六年级奥数抽屉原理应用题:水面上升
六年级奥数题(数位问题)及答案:四位数求原数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圆柱体钢锭的长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奇偶性问题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相遇时间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西红柿丰收
六年级奥数题(行程问题)及答案:小强骑车去上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