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材,使教学更具智慧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读懂教材,使教学更具智慧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读懂教材,使教学更具智慧

读懂教材,使教学更具智慧

2016-06-30 收藏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读懂教材,只有读懂教材背后的意图,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进行智慧地思考。只有教师读懂教材,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材在编排的时候都是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进行的,即各册教材各单元教材之间有较为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承接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读到教材背后找到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我们只有了解了它们的联系,我们读懂教材后,教学是才不会任意降低或拔高教学目标。作为教师,既要着眼于本课时的教学,更要放眼于后续知识的教学,树立大数学观。

例如,北师大版5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作为教师,我们在读教材的时候就会发现,本节课是在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及应用,解决与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是五年级学习的第一节课,是后面继续学习分数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近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不但为本单元的后续知识奠基基础,同时本节课还是六年级学习分数解决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材首先安排了3/4可以表示什么?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3/4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数的意义。接着,教材呈现了 画一画,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由整体推知整体,从逆向角度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最后进行拿铅笔 活动,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不一样多,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这样来读懂教材,才能够有效引领学生进行智慧地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曾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当你看不懂教材或认为教材不当时,请先不要改,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教材为什么选用这个素材?为什么这样呈现?为什么这样探究等等,弄明白了再考虑改的问题。作为教师,读懂教材,读懂教材背后的编写意图,我们一起在前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